一键导览
停止
欧阳书院简介
欧阳修(1007-1072年),字永叔,号醉翁,今江西永吉人,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。《宋史》载:“范仲淹以言事贬,在廷多论救,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。修贻书责之,若讷上其书,坐贬夷陵令、武成(今滑县)节度判官。”宋宝元二年(1039年),欧阳修赴任,史载:“秉政恤下,敷之率义”,“政绩卓著”。
欧阳修在滑县期间,居住在县城一书院内,后人称“欧阳书院”。书院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角,坐北向南,长150米,宽80米,在历史上“文湖荡漾于其前;伴水渊沥于其后;奎峰耸峙于其左;浮屠屹立于之右。历来贤尹多会于此,为作育人材之所”。据《滑县志》载:书院内建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。画舫斋是欧阳修的“燕私之居”,因形似“舫”,故曰“画舫斋”。画舫斋宽一丈,深七丈,“以户相通,凡入其室者,如入乎舟中,而又栏杆其旁,以为坐立之倚,植佳花美木于左右,以为登览之助”。欧阳修为何要造屋如“舫”呢?在其《画舫斋记》中写道:“履险蹈难必曰涉川,盖舟之为物,所以济险难而非安居用也”,即为了渡患、济险和居安思危。在画舫斋中,欧阳修作了流传千古的《秋声赋》。到明万历三十一年(1603),当时的知县王廷谏 ,欧阳修画舫斋故址上建立书院,又在画舫斋旧址后依《秋声赋》建秋声楼,故书院初名“秋声”。清顺治间重修,易名“画舫”。康熙间改“欧阳文忠公书院”。嘉庆十八年(1813)毁。道光二年(1822)至七年其时知县胡天培捐款重修,制定规条,以勤月课。咸丰元年(1851)知县徐士琦会同绅民捐添经费,订立《经费条规》及《课试章程》计20条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改为“欧阳学堂”,三十二年易名“景贤学堂”,三十四年改为“官立两等小学堂”,1912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。
新树立的文忠雕像,高9.1米,基座高3米,基座前隽刻欧阳文忠生平简介,后刻辛卯己未丁亥滑县管委会纪文。文曰:
欧阳文忠,一代宗儒。天子直命滑州大吏,俱秉政恤下,敷文率义,耕播词章,神品汪洋。“画舫斋”舟,驶犁出层层滑台文海,“归雁亭”啼,衔鸣来片片白马诗红。“初见黄河”,泻涌滑民疾苦。“王太师画像”,神摩滑地脉宗……
滑地人耿,仰敬文忠,世代相袭如流。明清宗祖,崇砌祠堂,尊建书院。民国先贤,揽修墨宝,续起学堂。今朝滑州改革劲风扬起,天地焕然,气象万千,百万滑人不忘传承欧阳文脉,以不绝辉煌于后世,既择优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,刻意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段海康教授为制作主导,协定予美院雕塑系牛申思先生为全程责任。前后历时七个月,经画稿、模具小样雏形、模具一比五成型、模具一比一定型、分体雕琢等11道工序,启用了一百立方优质白虎涧花岗石原料,总投资180万元。终使一尊躯高九米一,座高三米,重达二百五十一顿的文忠伟像,于2011年7月11日树起。
欧阳儒侯,如初滑州,文脉魂灵必垂绵滑人千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