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键导览
停止
东落菇堰村
【村情概况】 东落菇堰村地处荫营镇东部,东与西梨庄村、东梁庄村接壤,北与辛庄村交界,西与鸡洼村、东垴村、平定县南庄村、柴家庄村相邻。村域面积3.63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1080亩,全村1057人,其中农业人口870人,矿藏资源有石灰岩、铝矾土、高岭土、铁矿等。
【村名来历】 相传,先民在老坟(郑氏始祖郑福友坟茔)西边的沟里开山劈岭,开荒造田时,在荒滩上发现落有一只孤雁,此地便得名为落孤雁,后谐音为“落菇堰”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,称“东西腊菇堰”。村西山沟地名为“留怀雁沟”(意为留恋孤雁),后谐音“流槐堰沟”,东垴《四至碑》载为“腊姑院”。因该处东西两侧各有村落,故将东边的村落称东落菇堰,西边的村称为西落菇堰。
【主要姓氏】 本村以郑姓为主。郑姓始祖郑福友携家眷,于明惠宗年间(1426)从河北大名府迁本村,现有319户958人,今传24世。武姓有18户64人,始祖武聚粮等兄弟三人于明仁宗年间(1421),从山西洪洞迁来,今传18世。
【历史遗存】 行宫庙 座落在村中心,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(1780),建筑面积70平方米。殿堂为青砖修砌的四眼窑洞,中间两眼窑洞为正殿,殿前两根石柱雕刻一副对联,上联是:“德泽裕於尘寰云山尤旧怀三晋”,下联是“湛恩敷乎沃野雨露应始落九天”。
【民间传说】 二猴把洞 旧时,村人经常在河道的光石板两侧开采石料。武昧和的曾祖父武成荣在清雍正年间,开采石料时,在光石板的西面,凿出一个石猴。抗战时期,在武昧和的门前摆放。清乾隆年间,郑寿义的祖父也凿出一个石猴,在门口摆放,今已无存,传说为二猴把洞。
【抗战史实】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东落菇堰村民兵在党小组的带领下,积极主动参加战斗,配合八路军打游击、埋地雷、摸敌情、送情报、捉汉奸、破坏交通,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任务,多次受到县区政府的表彰,成为抗战模范村。村里先后有120名青年参战,有28名青年参军入伍,有14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东垴村
【村情概况】 东垴村地处荫营镇东部,地势东北高西南低。境内遍布山、岭、梁、坡、沟。最高海拔829米,最低655米。四周与东落菇堰村、辛庄村、马庄村、小庄村、西垴村、下千亩坪村、西落菇堰村七村相邻。村域面积3.08平方千米,全村共有469户967人,其中农业人口880人,现有耕地1400余亩。矿山资源以铝矾土为主。
【村名来源】 因村庄地处庙沟(沟内建有圣母庙,俗称娘娘庙,故名)东坡土垴上,故名东垴。立村于明弘治六年(1493)。
【主要姓氏】 明弘治六年(1493),李姓始祖李进先携四子李胜、李永、李余、李腾从太原府阳曲县罗阴村(今名洛阴村)迁入。其长子李胜和三子李余居于西垴。李永和李腾居于本村后,分为五大股:李永一脉,支为东头股、圪台股、南院股、西头股,李腾一脉支为东垴股、巨城股。
【人文景观】 蛤蟆阵 据说是有位娘娘战死黄河阵里,为了纪念她,本村不跑黄河阵而跑蛤蟆阵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,用木棒立桩,草绳连线,摆成蛤蟆阵,高处眺望,有头有尾有四肢,活灵活现。村民不论老幼,手提花灯,在锣、鼓、钗、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,进入灯阵,以期祛除百病、万事顺意。
娘娘庙 位于庙沟,始建于清嘉庆年间(1796—1820),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重修,正面两大殿并排,东殿娘娘庙,西殿大王庙。砖木结构,起脊瓦房。庙前乐台,台口有四根砂石柱撑顶。东北角下建有牲口圈,俗称“骆驼窑”。1970年整修庙宇,重塑神像。
庙会习俗 农历三月十八和七月十五是东西垴两村的传统庙会。20世纪80年代两村相约,东垴于农历三月十八、西垴于农历七月十五分别唱戏赶庙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