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键导览
停止
三都村
【村情概况】 三都村位于荫营镇西北部。东与三郊村、杨树沟村搭界,南与矾窑村相连,西与关家峪村、任家峪村接壤,北与苇泊村、前洼村、后洼村相邻。村域面积4.56平方千米,共有1500户4000余人。矿藏资源有无烟煤、硫铁矿、粘土、铝矾土矿等。2018年经郊区政协文史委申报成为第五批“中国传统古村落”。
【村名来历】 《平定州志》载名为三都村,元代、明代均称三都。清初易名三贤村,本村龙王庙清顺治十八年(1661)《重修南殿碑记》载名为三贤都、三贤村,清末又复名三都,沿用至今。
【主要姓氏】 史姓为第一大姓。三都史氏始祖讳名伯林,原为三都齐氏之婿,因齐门无子嗣,于是受产而居,今传20余世。伯林后代传至苇泊、三郊等地,俗称老五股。本村还有赵、郝、侯、武、张、等姓。
【文化艺术】 本村自古有书法传人,民间艺人。泥塑、面塑、刺绣、剪纸、纸扎、根雕、布艺、砖雕、木雕、叠染等人才辈出,建国至今,走出了300余名大学生,素有“书法村”“文化村”之称。
【历史遗存】 寿圣寺 初建于北魏并于明朝扩建;瑞云观是当时平定州最大的道观;隋代的龙王庙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甘泉四季涌动不息;斌兴阁、普济阁均创修于明朝年间;东阁、北阁、西阁为清时的建筑;古街道历史悠久。其它尼姑庵、关帝庙、文昌庙、虎神庙、大王庙、娘娘庙、土地庙、五道庙、全神庙、鬼王庙等共22处古迹。
现存寿圣寺内三国时期的“仪制令”残碑、北朝时的“一佛二菩萨”石雕和八卦莲花石座、唐代菩萨底座、元朝的圆头竖碑、明朝时的“金刚经”和犼头戏金鱼石刻等。
【本村名人】 热心公益的元朝官员赵礼;明朝大善大德、仗义疏财的贤能士绅史鑑、史岩;体察民情的清朝进士史大雅等。战争年代,村里先后有100多人踊跃参军参战,其中史接福、史秀调、史桂银等19人英勇牺牲。在建设时期,有名医史心权、技艺高超的杨生玉、全国劳动模范史崇英、人民的好公仆武崇德等。
【民间传说】 “寿圣寺”的来历 唐武德九年(626)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成为唐太宗。贞观二年(628),大赦天下,并诏告百姓,十年内皇家不征粮收税,天下山呼万岁。是年,三都百姓在村中仙台之上创建佛寺一处,并尊大唐律条逐级上报,奏折传入宫内,适逢国太母寿诞之日,太宗正设宴贺寿,闻知此事,龙颜大悦:“传旨,凡今日竣工佛寺者,统封为寿圣寺”。这便是“寿圣寺”的来历。
五龙庙的传说
相传,三都只出了一肚(都)龙,还有两肚(都)没有出;三郊只出了一窖(郊)灰,还有两窖(郊)没有出。那么,三都这一肚(都)龙是怎么出的呢?
据说,三都村瑞云在观唐末宋初创建不久,村内一对老夫妇晚年喜得千金,非常高兴。为了让女儿长大有出息,老俩口求瑞云观老道赐名保佑,道长见小女生的天庭饱满,有超凡脱俗之貌,便给其赐官名为“泽润”。不久,老父谢世,泽润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十六岁的泽润心灵手巧,风华正茂。一日,她到西川太清河洗衣服,瑞云观白道长信步上前说道:“贫道的道袍长时未洗,欲烦泽润一劳,不知可否?”泽润一见道长,急忙上前跪倒:“师傅在上,受徒儿一拜,幼时家父烦您给我赐名,师傅义不容辞,今日师傅欲洗道袍,徒儿责无旁贷。”刚将道袍放入河中。泽润顿觉水中金光四射,头上五色祥云飘动,洗涤中,道袍扣子上系的五色线松懈欲坠,泽润用嘴揪下,不慎将五色线咽入肚中。过午时分,泽润将洗净晒干的道袍送还师傅,回到家中。
过了一段时间,泽润的肚子逐渐大了起来,邻里闲言碎语,族长知道后,诬说泽润损宗辱祖,按家规家法让其自尽。回到家中,母女抱在一起痛哭一场,最后商定,母亲将女儿送出村外土洞藏身,每天夜里母亲给女儿送一次饭。泽润在土洞中藏了四十九天,最后一天到了农历六月十三,泽润在洞内生下了青、红、金、白、黑五条小龙,当天夜里母亲去送饭,见状后悲喜交加,悲的是母女同受不白之冤,喜的是真相大白,对世人祖宗有了交待。正在这时,老五黑龙腾起要咬外婆,泽润随手拿起棒槌朝五龙打了一下,由于用力过猛,把黑龙打成弯腰驼背。满月后,五条龙各具本领:老大青龙能布云;老二红龙能鼓风;老三金龙能响雷;老四白龙能闪电;老五黑龙能布雨。从此,三都地区风调雨顺,百姓安居乐业。村内五龙庙居中的是便是五龙圣母泽润元君,五龙分列两边。每年农历六月十三庙会,人声鼎沸,香火不断。宋、元时期,由三都、三郊、邓家峪轮流供奉,明、清后发展成八堡乃至二十多村轮回供奉。
大清雍正八年和1918年重修碑记中记述,记布施名除山西各县商贾字号外,还远至山海关、河北、唐山、获鹿、井陉、内蒙古、陕西等外地买卖字号。都说三都五龙圣母庙威灵八方。这就是三都村千年生下一肚(都)龙的美好传说。
评论